/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

时间:2025-02-13 04:01:44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9225.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者、出政皆在于此矣。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2)机构: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符帝意。

(3)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根本原因:皇权专制。

(4)军机处的没置,进一步加强了专制制度。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度。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有利于防止权原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二使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