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⑴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⑵可别恼。⑶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秘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⑷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的逼你的眼。⑸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⑹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⑺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⑼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⑽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黄晕( )撑起( )蓑衣( )胳膊( )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⑴句主要是写雨的多而连绵。
B、第⑶句中的“像牛毛”是写雨的细密,“像花针”是写雨的闪亮,“像细丝”是写雨的连绵。
C、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是从静态到动态,从人写到物,由近写到远。
D、第⑻句赞颂了春天能给人以无限的希望,第⑼句赞颂了春天的无限美好,第⑽句赞颂了春天的无穷的生命力。
3、文中的“可别恼”指的是( )
A、雨是最寻常的。
B、一下就是三两天。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D、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选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排比 比喻 夸张
B、排比 比喻 拟人
C、比喻 排比 借代
D、比喻 对偶 拟人
5、选文中运用的表达方式上( )
A、记叙与抒情
B、描写与抒情
C、说明与抒情
D、说明与议论
6、第⑻⑼⑽句的内容主要是( )
A、颂春
B、赞春
C、爱春
D、喻春
最佳答案:
1、yùn chēng suō bo
2、C
3、B
4、B
5、B
6、B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