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注]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与,归与’”的话,表怀乡之情。
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在庙”的句子,即去祭祀。骏:急速。
1.下列对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心惮远役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犹望一稔(谷熟,指一年)
C.眷然有归与之情(依恋的样子)——非矫厉所得(勉强去做)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因事顺心(就)
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线词的意思。
(1)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______________
故地重游。故:______________
(2)彭泽去家百里。去:______________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去:______________
(3)耕植不足以自给。以:______________
勿以善小而不为。以: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请加以说明。
(1)违己交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性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1)求之靡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便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一个被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1)陶渊明去做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辞官归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A
2.(1)老朋友;因此
(2)距离;离开
(3)用来;因为
3.(1)做官违背了自己的本意,身心都很苦恼。
(2)自己的本性不喜欢受拘束。(意对即可)
4.(1)长吏
(2)彭泽令
5.遂见用于小邑。
6.(1)①家贫;
②求生无术;
③亲故劝告;
④家叔引荐;
⑤彭泽离家不远。
(2)①眷恋家乡;
②质性自然;
③在官场感到受拘束;
④违背平生志向;
⑤妹妹新亡、奔丧。
(意对即可)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