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江河徐刚  ①大地有万类万物,其中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

时间:2025-02-13 01:53:06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江河徐刚  ①大地有万类万物,其中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7462.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江河

徐刚①大地有万类万物,其中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大约就是江河流水。草木枯荣,四时更替。飞鸟也,走兽也,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需要驻足、稍息,唯独江河东去,不舍昼夜。假如追随一处流水,沿江而下,你就会知道,人永远不可能走在江河水的前面,但又总有波涛在你身后汹涌。所有的河流都会汇聚到一处边缘——海与陆的边缘,咸与淡的边缘,清与浊的边缘,又都毫无例外地扩散到四面八方。边缘其实就是一个集散地。

②人在海边望海兴叹,江河源源涌入,海可以容纳多少水?江能够流出多少水?江河的奇异在于:我们知道它流向海洋,却很难目睹它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

③几千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想象着、寻觅着江之源、河之源、水之源,其实就是生命对源头的呼唤。源头何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心结,因而那些探求源头的人,便是把一个民族的伟大猜想付诸行动的人。在历史的荒原中,探求的脚步已经深入源区,可是仍然说不清源头在哪里。直到一九七六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江源考察队,爬冰踏雪五十一天,到达了长江源头,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唐古拉山海拔6621米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发源地。

④江源是冰川雪野,高耸于世界屋脊之上,圣洁庄严。那姜根迪如冰川融水的点点滴滴,便是长江的初始流出;或者说当冰川夏日消融坠落成流,一条大江诞生了。源区是如此宽阔,流出是如此细小!源区是如此荒凉,流动是如此安详!点点滴滴地流出,从小溪流到通天河……

⑤金沙江还在青藏高原的通天河段时,水流澄明而清澈,宽阔而平缓,仿佛为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所诱惑,不忍骤然急速离去,倒成了高原上饱经沧桑、深谋远虑的漫步者。

⑥当金沙江进入川藏之间的山原地带时,面对横断山脉的阻隔,震怒于群山的桎梏而在所不惜地下切,寻觅,坠落,流动,并隐身于深切峡谷,自由于束放之间。

⑦从曲麻莱到宜宾,是中国地形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的突变,使一江之水爆发出无法比拟的激情,激活了每一个水分子的想象力,飞跃,奔突,坠落,切割,面对重重叠叠的大山,如斧如锯如齿如刃,把山岩咬碎锯裂,然后嵌进深沉幽暗的峭崖峡谷,闪烁着流动的光。

⑧到云南丽江石鼓镇,金沙江突发奇想做了个一百多度的大转弯,这一长达370公里的大转弯,其直线距离只有36公里,便是“万里长江第一弯”。弯曲总是与力量和深刻度相辅相成。《易经》称:“曲则全”。江河无不多河曲,堪称典范。

⑨假如说江河、流水亘古以来是世界的启发的话,那么我们迟早会面临这样的思考:直道是不是太多了?对弯路、弯曲的拒绝与贬斥,热衷于裁弯取直,到底是利还是弊

⑩江河不会回答人类的问题,只是在流淌,或徐或疾。它到底要到哪里去?到底是从哪里来?如此的行色匆匆而又源源不绝,不能不使人想起:在大自然中,江河是有使命的,非同一般的使命,游走于消逝和创生之间的使命。但江河不说,涛声而已!流动而已!(摘自《散文选刊》2010年07期,有删改)

1、为什么说江河是“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第①段中“边缘其实就是一个集散地”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对弯路、弯曲的拒绝与贬斥,热衷于裁弯取直,到底是利还是弊?”对此,你怎样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江河很常见所以普通;

②江河不舍昼夜地流淌所以忙碌;

③人很难目睹江河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所以神秘。

2、所有事物的发展均有一定的边界,这个边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暂时停留而集中的地方,也是集中后必定会重新发展、发散的地方。

3、使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江河和缓温柔的一面。为了与下文形成对比,以突出江河浩荡奔腾的一面。

4、裁弯取直总的说是利。因为可以缩短距离,更迅速达成目标;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科技水平;显示人类战胜自然的精神。

是弊。毁坏了大自然的原始美感;破坏自然平衡可能引发新的灾害;助长人类急功近利的心理。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