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塑造梦的泥土》,完成第15~18题。塑造梦的泥土牛汉  ①几年前,年过六旬

时间:2025-02-13 00:54:0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塑造梦的泥土》,完成第15~18题。塑造梦的泥土牛汉  ①几年前,年过六旬」,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6646.html
题目内容:

阅读《塑造梦的泥土》,完成第15~18题。

塑造梦的泥土

牛汉①几年前,年过六旬的妹妹从老家来看我,回忆久远的往事时,她说,50年前,我离家逃难后,我家东屋内的墙角,留下了许许多多我捏弄的泥东西,还有一大堆我从野地里挖回来的黄土。祖母盖上一领席子,怕积灰尘和麻雀粪。我在家的时候,这个墙角是一块禁地,弟妹都不敢闯入。

②那些泥东西是我用了两三年工夫捏弄出的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是脱的各种模子:有十二生肖,有树木,有古代的文臣武将。有些模子是我在寺庙里脱的,县里城隍庙的神鬼,我几乎把它们都脱成模子。晾干的模子敲起来当当作响,如钟声一般。

③脱模予可是件大事,我几天前就得把泥和好。我把面团似的黄泥用手不停地向一块方形青石上面重重地摔掷,直到黄泥好像出了油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才算和好。然后用湿的破布盖起来,让它“醒”几天。醒过来的泥土,容光焕发。

④记得有一年,到神山去赶庙会。神山是诗人元好问①晚年栖居的地方。他的读书楼门窗上全是雕刻。这一带的雕刻远近出名,我就不去看戏,只顾脱模子,脱好的模子,装在篮子里,用湿手巾盖严。游客还以为我是卖吃食的小贩。除去用黄泥脱模子外,神山庙会的掉跤场地也使我着迷。我想学点诀窍,长大当个受人敬仰的摔跤手。那天有忻州著名的摔跤手外号叫毛猴的出场,人虽瘦小,却会向对方借力,摔倒了几个门神似的大汉。我挎着沉甸甸的篮子,挤在人堆里,在牧马河边的场地上看摔跤,一直看到第二天黎明。手臂上挎的篮子把手压得发木也没放下来一次。

⑤我脱的模子有成百个之多,摆在成年不见阳光的东屋里,晾了满地,这些泥东西非常逼真。我买了颜料,有的涂成彩色的,有的我觉得不上颜料倒更美气些。我自己也学着捏,捏一些简朴的东西,如鸡兔之类。我的这些泥塑,在村里孩子们中引起很大兴趣。比庙会上卖的那些泥玩意儿不差一点。他们向我要,有时就送给他们,有时我要“报酬”,他们用香瓜、桃和甜杏核换。

⑥我离家以后,祖母不让弟妹们动它们,说:“那是你哥哥的命,他回家看少了几个,饶不过你们。”祖母思念我时,就掀开席子看看,说:“泥胎上有成汉②的手印。”是哪个手指头的指纹,她都认得出来。

⑦我自小就觉得泥土不脏,相信泥土是很神圣的。小时候,我们孩子问大人:“我是怎么有的?”回答总是说:“河滩上捡来的。”再问:“河滩怎么会生出我呢?”大人们笑笑说:“是用泥捏的。”我坚信不疑,泥土具有生育能力,它不但能生出人,还能生出五谷杂粮,生出各种花木。没有土,神鬼也无法生存。

⑧有一年,我不过五六岁,父亲带着我去东古城速红脯鸟,偶然间,我在一个洞里发现一块上好的黄土脉。那里的土脉闪闪发光,颜色深红,好像充满血脉的皮肤。用手摸摸那土似有知觉一般,微微地颤动着。我发疯似的,用手去挖,哪里挖得动;用舌头舔舔,有温热的感觉,断定不是石头。父亲对我说:“据说当年修文庙时,塑孔子像的泥就是从东古城挖的。”我当时相信一定是从这洞里挖的。我想,能塑孔夫子像的土,一定有些“灵气”。方圆几十里全是黄土,为什么只选中了这里的

⑨第二天我一个人带上镐头和篮子来挖。这个秘密,我从来不告诉任何人。我虔诚地跪在洞里,使出浑身的劲才能用镐头挖下一点,挖下的土不是散的、酥的,是成片成片的,像花瓣儿似的会卷了起来。我装了满满一篮子,仿佛采了一篮子鲜活的泥土的花朵。真的,不但像花,闻一闻还有些沁人心脾的奶汁的气味。以后,我隔几天悄悄来挖一次。这种土,质地为什么这样的奇特,大概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否则为什么能透出光彩,还有着天然的可塑性?人还没有去用它雕塑什么,它自己已快活地绽成一片片花瓣。

⑩几十年之后,我-见到梵高画的泥土,立即想到了这堆家乡的土脉,它是可以塑造梦的泥土。我的童年和少年有做不完的梦,泥土也有做不完的梦。泥土并不哑默,对于它不存在寂寞和孤独,它只有献身的静穆和渴望的天性。

那片古老的纯净的黄土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

 (有删改)

注:

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历史学家。

②成汉:本文作者,原名史成汉。

1.作者在文中讲述了他孩童时代与泥土有关的几件事,请你仔细阅读④一⑨段,补出下面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厌其烦脱出成百个模子,还饶有趣味自己捏泥塑。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本文第⑥段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的文字描写生动而新颖,请就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进行赏析。

4.本文最后一段写道“那片古老的纯净的黄土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请你概括说明:

(1)文中哪些内容表明了泥土能“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牛命”:

(2)“塑成最美的生命”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寄予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示例:

(1)神山赶庙会时先是只顾脱模子,后在看摔跤时一直挎着一篮脱好的模子未放下。(或:神山赶庙会时脱模子、看摔跤)

(3)东古城捕鸟时偶然发现上好的黄土后如获至宝。

2.这段文字表现出祖母对“我”的偏疼,又从侧面表现了“我”对脱的模子、泥塑等的酷爱与珍视。同时,本段既与文章第一段内容相互呼应,又深化了文意,使行文思路自然顺畅。

3.示例:我最喜欢的句子是:“人还没有用它去雕塑什么,它自己已快活地绽成一片片花瓣。”这个句子把泥土比作“花瓣”,形象地写出了泥土成片状、又微微卷起的形态,而且,“快活”“绽”等词语不仅赋予了泥土以生命的活力,更透露出“我”得到这片好花时的欣喜之情。

4.(1)“我”脱的各种模子,捏的泥塑;生出的人(可理解为养育的人)、生出的五谷杂粮、生出的各种花木;塑的孔子像。

  (2)创造生命,创造美好的事物。(或:实现作者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人们心中的梦想)

5.“略”。(答题角度:对泥土的痴迷;对泥土的敬仰;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