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
时间:2025-02-13 00:49:53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列举一个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人物:林则徐。贡献:虎门销烟。
(2)主张: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学习西方选进军事技术。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材料四:变法图存。
(3)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步: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4)意思:实行君主立宪制。相同:“君民共主”。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虎门硝烟含义:
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6月,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