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时间:2025-02-13 00:40:32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96462.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词语中划线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端正)

B.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C.渔樵于江渚之上(江水)

D.酾酒临江(斟酒)

2.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5.把文言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C

2、C

3、C

4、D

5、① 这里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

  ②(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