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捉阳光 禾场的竹椅上坐
时间:2025-02-13 00:23:23 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捉阳光
禾场的竹椅上坐着一个人。女人握一枚小小的镜子,把阳光折射到屋檐下的阴凉里。灰黑的墙壁上,随即显现出一个光亮的小圆球。
一个孩子一边打着哈哈,一边举着小手去捉那个光球,眼看要捧住亮晃晃的小东西。快要捉住它时,调皮的光球又跑开了,孩子呢,一点儿也不气恼,总是随着光球的运动而伸手、弯腰、奔跑、跳跃。他总有那么多笑声,一点儿也不知道累。
忽然,孩子扑倒了,趴在地上哇哇地哭。
女人直了直身子,似乎要去扶他,然而并没有起身。
女人复又拿起镜子,把温暖的阳光直接折射到孩子的眼前,并且一跳一跳地,很逗。果然,孩子马上停止了哭,并勇敢地爬了起来。
女人始终背对着我,我一直无法看清她的任何表情。不过我想这并不重要。
亮亮的光球又跑动了。孩子拍拍手,继续小跑着追上去,去捉那一缕用爱心滤洗过的阳光。
这是我五年前有幸摄取的一幅画面,地点在一座农舍前。其时,檐口还挂有高粱穗和玉米棒子,以及红辣椒串……
1.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含蓄地暗示了主旨?请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你自己的语言明确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是叙事为主的文章,这篇文章从语言风格上看,与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比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个母亲教子的方式与课文中的“我父亲”一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去捉那一缕用爱心滤洗过的阳光。
2.“略”。
3.课文朴实,选文细腻、抒情。
4.一致。他们都没有溺爱孩子,当孩子遭遇困难时,没有代替孩子处理,而是以巧妙的方式鼓励孩子战胜困难。
(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