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袁乔,字彦叔,辅国将军桓温请为司马,不就。桓温镇
时间:2024-04-25 03:39:18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袁乔,字彦叔,辅国将军桓温请为司马,不就。桓温镇京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时桓温谋伐蜀,众以为不可,乔劝桓温曰:“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今天下之难,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易者。今溯流万里,经历大险,彼或有备,不必可克。然蜀人自以斗绝一方,恃其完固,不修攻战之具,若以精卒一万,轻军速进,比彼闻之,我已入其险要,李势君臣不过自力一战,擒之必矣。论者恐大军既西,胡必窥觎,此又似是而非。何者?胡闻万里征伐,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复越逸江渚,诸军足以守境,此无忧矣。蜀土富实号称天府,诸葛武侯欲以抗衡中国,今诚不能为害,然势居上流,易为寇盗。若袭而取之者,有其人众,此国之大利也。”温从之,使乔领二千人为军锋。
师次彭模,去贼已近,议者欲两道并进,以分贼势。乔曰:“今深入万里,置之死地,士无反顾之心,所谓人自为战者也。今分为两军,军力不一,万一偏败,则大势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胜可必矣。”温以为然,即一时俱进。去成都十里与贼大战,前锋失利,乔军亦退,矢及马首,左右失色,乔因麾而进,声色愈厉,遂大破之,长驱至成都,李势既降,势将邓定、隗文以其属反,众各万余。温自击定,乔击文,破之,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
7.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引:延请
B.众以为不可,乔劝桓温劝:劝阻
C.蜀虽险固,方胡为弱方:比较
D.师次彭模,去贼已近次:驻扎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若以精卒一万,轻军速进势将邓定、隗文以其属反
B.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将欲除之,先从易者
C.此又似是而非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
D.论者恐大军既西,胡必窥觎李势既降,势将邓定、隗文以其属反
9.下列句子中,分别表明袁乔有胆识、有谋略的一组是
A.桓温镇京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
B.若袭而取之者,有其人众,此国之大利也将欲除之,先从易者
C.前锋失利,乔军亦退,矢及马首,左右失色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胜可必矣
D.若以精卒一万,轻军速进,比彼闻之,我已入其险要
温自击定,乔击文,破之,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袁乔看出桓温是个野心家,因而起初请他做司马他不肯去,直至桓温镇守京口,再次请他出任司马,有了用武之地他才出山。
B.袁乔认为当今天下的灾难是两大敌寇,两大敌寇中又以李势为最大危险,蜀国又物产丰富,形势险要,处在上游,容易为害,所以必须先攻下来。
C.有人担心攻蜀胡人就会乘机进攻,袁乔则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胡人必然会认为晋朝有所防备,捞不到好处,即使胡人进攻,留守诸军也能防备。
D.当距敌已近,有人主张两路并进时,袁乔主张集中兵力在彭模与敌展开大战。关键时刻,他麾师而进,声气愈厉,遂大破敌军。
最佳答案:
7. B
8. C
9. B
10. C
答案解析:
7.劝:劝说。
8.A率领。B……的人。C转折,承接。D……以后。
9. A隐忍待时 谋略过人 B胆识过人 谋略过人 C当时战况 胆识过人 D胆识过人 战功卓著。
10.A看出桓温野心家没有根据。B原文说比胡人弱容易对付。 D彭模不是与敌大战地点。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