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乘船》,回答问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时间:2024-04-25 01:42:52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阅读《乘船》,回答问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并用该字写出一个成语。
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_。
②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_。
2.区别下面句中加粗字的古义今义。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①所以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②疑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
B.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学而不厌 相委而去
D.宁可以急相弃邪 是以谓之“文”也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幸尚宽,何为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如何评价华歆、王朗二人?请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①一起;成语例:玉石俱焚、百废俱兴、面面俱到(答案不唯一)
②扔掉,抛弃;舍生取义、舍己为人、舍近求远
2.①…的原因;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②迟疑;怀疑。
3.D
4.①既然已经接受他的请求,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②(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5.王朗看到形势紧急就想抛弃搭救的人,华歆则认为既答应了人家,就不能因为有特殊情况不履行承诺。华歆能够信守诺言,而王朗则轻诺寡信。(意对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