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论语》一、二、三、七则,完成1~6题。1.把空缺的句子补上。择其善者
时间:2024-04-24 23:54:39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阅读课文《论语》一、二、三、七则,完成1~6题。
1.把空缺的句子补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说乎()
殆()
3.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不亦说乎()
A.说话
B.高兴,愉快
C.话语
(2)人不知而不愠()
A.恼怒
B.烦恼
C.熟识
(3)温故而知新()
A.原因
B.旧的,学过的
C.事故
4.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下面几句话,看用哪种语气才恰当。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提示填空。
(1)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其不善者而改之
2.yùn yuè dài
3.(1)B (2)A (3)B
4.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会很疑惑。
5.(1)反问语气(2)陈述语气
6.(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