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
(1)木兰不用尚书郎( )
(2)双兔傍地走( )
(3)长而益精( )
(4)易男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译文: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译文: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B.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C.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D.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甲】【乙】两文概括木兰的形象。答:
最佳答案:
1.答案:
(1)不愿做(2)跑(3)更加(4)换
2.答案:
(1)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窗户梳妆打扮起来。
(2)男子能够做的事情女子未尝不能够做到。
3.D
4.答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答案:木兰是一位孝敬父母、武艺高强、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女英雄。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