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
时间:2024-04-24 14:13:55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小题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D.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最佳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答案解析:
小题1:读图,乙图反映降水量的变化,由赤道向两极应该是赤道最多,结合图中箭头方向,①对应赤道,降水不是最多的地区,A错。由平原向高原,结合图中箭头方向,① 对应平原,平原多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可能较多 ,B错。甲图反映的是积温的变化,背风坡和迎风坡没有一定的规律,积温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C错、D对。
小题2: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积温高,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位于我国,不会是热带草原带,A错。该地积温高位于热带或亚热带,不会是温带,B错。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C对。该地降水多,光照可能较少,不适宜棉花生产,特别是后期的收摘,D错。
考点核心:
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别称:纬度地带性。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重要因素:水分;成因总结:手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分布规律: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主要分布地区: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