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共6分)方便食品①方便食品的优点是烹饪简单,易于储藏。

时间:2024-04-24 13:54:43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共6分)方便食品①方便食品的优点是烹饪简单,易于储藏。」,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85693.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共6分)

方便食品

①方便食品的优点是烹饪简单,易于储藏。满足这两点,重要的是保质。几十年来,人们研发出三种制作方便食品的方式:脱水、速冻和抑菌。

②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其中也包括微生物,如果把食物中的水分去掉,导致食物变质的微生物便很难存活,食物保质期也就会延长。

③方便面是将面条先像织布一样盘织在一起,再经过蒸煮使之熟化,而后便放入油锅炸透定型,脱去面条中的水分。用油炸来脱水,不光是为了让面条易于保存,更重要的是能令它经热水一泡便迅速回软涨发。因为面粉中富含小麦淀粉,如果只是简单烘干,它便会在面条表面形成一层类似保护壳的膜,水分子很难进入。而经油炸后,这层膜上会形成许多微小气孔,水分子便可由此进入,使面条变软涨发。

④ 方便米线和方便粉丝也是人们常吃的东西,它们的原料分别是大米和土豆(或红薯),它们所含的淀粉中小麦淀粉很少,因而米线和粉丝的脱水,完全不需要油炸,蒸煮后直接烘干就可以了,再遇热水时,便能直接吸水涨发。但是米饭和粥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米粒在煮熟后,黏性会变得很大,互相粘在一起,直接脱水无法保证每粒米的干燥程度一致,所以对它脱水就要换另一套路。淀粉在湿润的环境中,若经短时间加热,性状将发生改变:变得本身虽不黏,但再遇热水就会非常黏软,且体积膨胀,这个过程就叫“α化”。经过“α化”处理并烘干的大米便得名“α化大米”,也就是方便粥饭的原料。然而遇热水后的“α化大米”,并非是米粒做熟的状态,只是具备了类似的口感,好在并不影响营养和消化。

⑤速冻又叫急冻,也就是把食物急速低温冷冻,通常在-18℃ 以下的环境中才能实现。除了脱水、速冻,对付好氧性微生物,最好的方法是隔绝空气,让它们不能有氧呼吸。这就需要一个密封的环境,真空包装的食品就是这样做到的,将包装袋中空气全部抽走,既不会影响食品的风味,又可以延长保存时间。罐头的保鲜也是同理。而要想消灭厌氧性微生物,就必须依靠防腐剂了,当然它对好氧性微生物同样奏效。如今,最常用的防腐剂是亚硝酸盐、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这三种物质能破坏微生物体内的各种酶,但因此也多少带些毒性,故而罐头和真空方便食品不要吃得太多。

(取材于《省事与保质》)

小题1:阅读文章第②-④段,说明其中提到的方便食品不同的脱水方式。(3分)

答:

小题2:小张同学酷爱一种名为“多过多”的果杯,每天至少吃一杯。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相关知识,分析该产品说明存在的问题。并劝说小张少吃这类食品。(3分)

【材料】

下面是该罐头果杯的产品说明。

【商品正面】多果多果杯(不添加色素及防腐剂)

【商品背面】品名:糖水黄桃罐头果杯

配料:黄桃、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山梨酸钾

贮存条件:常温避光保存

保质期:

18个月

存在的问题:劝说:

最佳答案:

小题1:第一种是利用油炸方式脱水,第二种是蒸煮后直接烘干脱水,第三种是先将食材“α化”处理后再烘干脱水。

小题2:存在的问题:产品说明中“不添加色素及防腐剂”与实际不符,因为山梨酸钾就属于防腐剂,因此产品有虚假宣传的问题。(2分)。劝说:小张,这种罐头里含有防腐剂,带有毒性对身体不好,还是尽量少吃吧(1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找到三段中提到的“脱水”一词,阅读其前后的句子,分析其方法的说明,或摘引或概括。

点评:本题不难,文段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概括要点,要了解所叙述的事物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几个方面几个特点,要逐一概括,不可遗漏。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文段介绍“方面便”的内容可知,“方便”食品或饮料基本是做过防腐处理,没有防腐剂是不大可能的,以此劝说小张。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中所介绍的知识很明确,易于用来说明道理。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题将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考查,拟题较好。

考点核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