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时间:2024-04-23 21:20:27 栏目:学习方法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
④逸:安乐,安闲。
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__
(3)公被狐白之裘被:__________
(4)乃令出裘发粟裘: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何加:有什么好处。
(2)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3)被:同“披”,披着,穿着。
(4)裘:皮衣,御寒的衣物。
2.(1)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2)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3.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4.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