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荔枝图序(9分)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实

时间:2024-04-18 10:39:18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荔枝图序(9分)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实」,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462937.html
题目内容:

荔枝图序 (9分)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注释:

①华:花。

②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③缯():泛指丝织品。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3分)

(1)春荣( ) (2)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3)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

小题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3分)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小题3:下列各句都是对上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序文,序是一种文体,一般以介绍书画的内容、写作意图和有关事项为主。

B.作者以其对荔枝的习性及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荔枝的形态特点。

C.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特点以及不易久藏的特点。

D.本文是一篇序,可作为咏物小品,但不能算作说明文。

最佳答案:

《荔枝图序》译文: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呈圆的形状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水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如醴酪。(关于荔枝的情况)大致像前面说的那样,它的实际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之后,色香味就全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白乐天让工吏画了幅荔枝图,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这是给那些没见过荔枝以及见过荔枝但不知道摘下荔枝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小题1:

(1)开花 (2) 它的实际情况 (3)画

小题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小题3:D

答案解析:

小题1:

解答这类题,重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和识记,然后根据词语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理解。第一句“荣”是开花之意;第二句“其实”是两个词,“其”是代词;第三句“图”是词类活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短句重在平时文言文的积累,要多读,多寻找文言语感。这句话讲了两种情况:没见过荔枝、见过荔枝。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知道D项中,“不能算作说明文”有误,荔枝图序属于说明文。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