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

时间:2024-03-10 08:07:16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391364.html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元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

未几,贾庆余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曒曒,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小题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B.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北邀当国者相见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D.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小题2: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士萃于左丞相府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B.而不在使者之目独五人之曒曒

C.归而求救国之策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D.以资政殿学士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小题3:下列对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上述两文均以“大事件”为背景展开叙述,《指南录后序》叙事具体,脉胳清楚,为抒情充分张本;《五人墓碑记》叙事只抓重点,叙中带议,涉笔成理,使人深思。

B.文天祥出使之时,正是南宋朝廷危急之际,可说得上是临危授命,义无反顾,展现了一代“忠臣”的坚贞气节;而他“欲一觇北”,却又显示出对形势估计的严重不足。

C.《五人墓碑记》开篇点题,一开始就突显了全文的中心议题——“义”,课文最后更以“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评价,高度肯定了五位义士牺牲的价值。

D.《五人墓碑记》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与“五人”进行比较,引出了正义与邪恶两方的较量,启示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小题4:翻译划线句(6分)

(1)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2)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小题5:阅读下面语段,给划线部分断句。(3分)

20.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最佳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1)国家事态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

(2)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小题1: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答案解析:

小题1:主持,处于。A,授官/清理,B,出使是/行为作为,D,使命/指使

小题1:介词,在。B,助词,的/取独,C,连词,就/却,D,介词,凭/连词,来

小题1:对比的目的,是突显“五人之死”的“曒曒”,而非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点为:

(1)其中爱不能翻译为爱,而要翻译成顾惜。口舌代指言语。

小题1:此句句式整齐,同类的句式可断开。如:“其言情也”与“其写景也”不仅句式相同,字数也一致。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最新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