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千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字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日“惠济”,神日“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矾,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戍:把守
B.已非它山可拟 拟:模仿
C.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干:插
D.与江山相发挥 发挥:辉映
2.下列各组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盖以此得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B.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作《师说》以贻之
D.虽无风,亦浪涌虽大风浪鸣也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日记体的游记散文,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
B.这段文字抓住景物特点描绘出了鲜明独特的形象。
C.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手法。
D.这段文字在记述事物的同时,插入了适当的议论及说明。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信造化之尤物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B
2.D
3.D
4.(1)诚然是自然界中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2)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榭装饰一下,与水光山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意对即可)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