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在《上林赋》中说“(西周时期)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对此理解错误
时间:2024-01-16 10:02:09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相如在《上林赋》中说“(西周时期)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对此理解错误」,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375180.html
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对此理解错误.png)
题目内容:
相如在《上林赋》中说“(西周时期)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反映了分封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臣属关系
B.体现了宗法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等级关系
C.诸侯通过纳贡向天子表达忠诚态度
D.诸侯向天子述职表现出中央集权倾向
最佳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封制的特点是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前代贵族和功臣。诸侯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义务(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镇守边疆、随从作战。忠于职守,朝觐述职。 缴纳贡赋。)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大宗可命令与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大小宗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A、B、C选项都是正确的,而D选项中的中央集权是伴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而得到加强的,西周却是奴隶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考点核心:
宗法制定义: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