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时间:2024-01-06 08:33:00 栏目:学习方法
资产负债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是指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它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可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可以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其中,负债总额是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资产总额是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资产负债率是什么意思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即: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资产负债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债务比率。由于债务尤其是长期负债的利息具有税盾效应(指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支付,利息费用可以减少企业应缴的税收),能提高企业的价值,因为很多企业会使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但过大的债务负担会产生较大的破产成本和财务困境成本等,会削弱甚至抵消税盾效应带来的价值,因而采用多大的杠杆,即资产负债率多大最为合适,是难以精确计算决定。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企业的比较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其余情况下,应该根据企业具体的资本结构与价值关系,遵循适中原则进行判断。
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中,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看从什么角度分析,债权人、投资者(或股东)、经营者各不相同还要看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是顶峰回落期还是见底回升期还要看管理层是激进者中庸者还是保守者,所以多年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企业来说: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
什么是资产负债率,怎么计算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负债总额: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资产总额: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在企业管理中,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看从什么角度分析,债权人、投资者(或股东)、经营者各不相同;还要看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是顶峰回落期还是见底回升期;还要看管理层是激进者中庸者还是保守者,所以多年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企业来说: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率的使用者:
1、债权人
从债权人的立场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各种融资方式安全程度以及是否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等。如果股东提供的资本与企业资产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企业的风险主要由债权人负担,这对债权人来讲是不利的。因此,债权人希望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融给企业的资金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2、经营者
从经营者的立场看,如果举债数额很大,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融不到资金。借入资金越大(当然不是盲目的借款),越是显得企业活力充沛。因此,经营者希望资产负债率稍高些,通过举债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获取较高的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率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