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一般是指因经营需要而产生的各种应酬费用。对于销售部门因招待客户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报销时怎么做会计分录?
销售部报销业务招待费分录
案例:A公司销售部员工小李因业务需要发生业务招待费1000元,月底可凭相关发票申请报销。对于销售部门报销的业务招待费,应如何做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业务招待费是什么?
业务招待费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实实在在、必需的费用支出,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需的一项成本费用。
业务招待费列支范围包括:由于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赠送纪念品的开支;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管理部门报销业务招待费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销售部门报销业务招待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在税务执法实践中,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
(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
(3)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扩展资料:
会计制度对业务招待费正确的会计处理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但这只是一般性的规定。根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配比原则”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对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制度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开办费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取得营业收入时停止归集,并应当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业务招待费
报销业务招待费的会计分录
一般规定,会计制度对业务招待费正确的会计处理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中核算,其报销业务招待费的会计分录如下:
员工拿着发票和报销单来报销业务招待费,其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
贷:银行存款。
报销业务招待费会计分录是什么?如何记录?
企业员工报销业务招待费时,根据所在部门的不同,计入到不同的科目,其分录一般为,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等。
需要注意是,业务招待费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不管是不是一般纳税人,都不能抵扣。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分录,简称分录。
分录三要素: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的符号,即借方或贷方;记录的金额。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由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但是,不能将没有相互联系的简单分录合并相加成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换言之,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不能简单地合并反映,发生不同类型经济业务必须逐项加以反映和记录。
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而支付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实实在在、必须的费用支出,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须的一项成本费用,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因此税法对其税前扣除有限定,仅允许按一定标准扣除。
现税法规定:
该实施条例中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了联系业务或促销、处理社会关系等目的经常发生的业务,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改变了以前的扣除比例,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