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购的存货,主要有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等。外购存货用于集体福利发放时,相应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外购存货用于集体福利怎么做账?
(1)外购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自产的存货用于集体福利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外购的存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销售存货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 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企业外购产品用于企业内员工福利应该怎样做账?
外购产品用于非货币性福利,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自产产品视同销售,销售价格以同一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
1、计提的时候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销售/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外购时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3、转出然后自产产品的话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1、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或者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视同正常销售。
2、企业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时,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来确定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货币性薪酬
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会计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的账务处理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的会计分录为:
(1)购进时: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使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期末计提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