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员工办理健康证的费用如何做会计分录?

时间:2024-01-06 06:41:07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员工办理健康证的费用如何做会计分录?」,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92692.html

大部分的企业在招收新员工时,都会要求员工办理健康证或者做入职体检。办理健康证时的费用支出,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员工办理健康证费用的账务处理

1、员工办理健康证的费用一般是要记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这个会计科目,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相关知识

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包括扣还的款项等;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相关会计分录:

1、企业按照相关的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企业从员工的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如企业为员工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企业在支付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4、企业用自产的产品作为职工的薪酬发放给职工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员工离职时做工资扣除员工50元办理健康证的钱怎么做会计分录

可以在工资条一栏中注明扣除的50元办理健康证的钱;

一、在办理会计入账时,可以将当时办理健康证的发票一起贴在上面;

二、一般在进行入账时,一定要将其发票贴在报销单上;

职工体检费会计分录怎么做

职工体检费用可由企业职工福利费列支。

企业员工体检费的会计分录:

计提时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支付体检费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体检费用属于职工福利,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

职工福利费是指用于增进职工物质利益,帮助职工及其家属解决某些特殊困难和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所支付的费用。包括拨交的工会经费,按标准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公费医疗经费,未参加公费医疗单位的职工医疗费,因工负伤等住院治疗,住院疗养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病假两个月以上人员的工资,职工探亲旅费,由原单位支付的退职金,退职人员及其随行家属路费,职工死亡火葬及费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长期赡养人员补助费,以及由“预算包干结余”开支的集体福利支出。

员工体检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员工体检费计入管理费用会计科目。

计提时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支付时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管理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是作为期间费用核算的,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账核算。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业务招待费的审查

业务执行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其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⑴是否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比例计算列支业务招待费,有无多列支的还必须况,如有超过,应查明原因,并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计算。

⑵企业当期所列的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标准和范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⑶所列支业务招待费支出是否与企业业务经营有关,若发现存在与业务经营无关的支出,应查明其用途,并作出处理。

⑷列支的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有无预提的现象,若有,应予以冲回。

⑸企业全年正常的业务招待支出总额,是否超过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费用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