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购入固定资产的时候要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使用固定资产时会产生相应的折旧,还会涉及折旧年限的长短,那么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计提折旧)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2、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12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企业应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
1、计提累计折旧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等——折旧费(根据折旧费用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贷:累计折旧
2、固定资产清理时结转累计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已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科目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贷方登记折旧额的增加,借方登记折旧额的减少,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累计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纳税人的固定资产,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累计折旧
相关成本费用科目的核算:
1、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2、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3、采购、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销售费用”科目(新准则改为销售费用)。
4、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
5、职工福利部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应付福利费”科目。
6、出租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其他业务支出”。
扩展资料: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
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二、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分录:
1、计提累计折旧时
借:管理费用等——折旧费(根据折旧费用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贷:累计折旧
2、固定资产清理时结转累计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已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
含义
“累计折旧”账户(特殊资产账户)“累计折旧”账户属于“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贷方:登记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转出的累计已提折旧(减少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