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订阅

高考语文备考:语文提分方法

时间:2024-01-05 21:08:40 栏目:学习方法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学习方法「高考语文备考:语文提分方法」,供学习方法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77032.html
今天醉学网小编整理了高考语文备考:语文提分方法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高考语文备考:语文提分方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说到文言文,它在语文试卷中虽然只占20分左右,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很多考生一提到文言文就害怕三分,因为古代社会的语言习惯与现在有很大区别。大家应该关注积累,平时要多翻翻文言文字典。很多同学觉得文言文难,就是难在一些实词和虚词上。其实,对于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没必要求全,只要能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的例句即可。

其实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也不多,近几年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有100个左右,而文言虚词只有18个,如果再把这些分摊到每天去学习的话,量就很小了。

树立“大语文”观

从人生的体会方面去思考,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生体验,人在这个社会上,满分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责任感,除却大的不说,自己对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其次是家庭责任感,再次是社会责任感,并且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责任感是不一样的,并且对于写人文主义这一方面的作文,更多人会更加关注,也会更加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喜爱。

从哲理思辨性去思考,作文能够写出深度那就是要从感悟和哲理方面去思考,去挖掘,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比如,成功和失败,这在表面上看起来,明显是对立的,大家都偏爱成功而讨厌失败,那么从哲理方面去思考的话,失败也未必就是那么痛苦,失败可以给人经验,让人从经验中再次找到成功的动力,并且失败了还能够时刻提醒自己。

结合时代特点,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作文文时需要在平时的时候多关注一些时事,看一些报刊评论等等,这样有利于同学们站在时代角度去思考问题。

同学们一定要注重作文素材的累积,不同的作文题材需要不同的作文素材,所以,对于情感,道德,科技,自然,还有文化问题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积累一些。积累的多了,作文起来也就有题材了,这是满分作文形成的基础。

高三语文学习技巧

1、回归课本。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就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

2、坚持积累。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语文大厦的根基。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只有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能力。

3、倡导读书。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的阅读,视野和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高三学子视读书为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

4、重视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离开了训练就会生疏。但这个训练是科学的训练,不是盲目的做题。应跳出题海,按基础、经典、创新三个层次精选试题,提高效率。

5、坚持写作。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的豆腐块,没必要字字珠玑,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哪些词汇,从而加以补充。

6、多看一些伟人传记。对丰富作文内容、给文章添彩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7、即使暂时看不懂也要每天读几篇文言文。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接触对培养语感大有好处。

8、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来就用汉语去理解文章,学着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

9、没事的时候多参加一些类似于疯狂猜成语等文字游戏。

10、偶尔做首诗,不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词汇到底够不够,哪方面的词汇量不够。

11、准备一个错题本,分类整理错题。

12、做阅读题,在读文章时不要一字一句死抠,也不能一目十行,找准属于自己的解题节奏。

13、针对作文进行专项训练:一周写一篇作文,每次构思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在尝试过各种文体的写作之后,选一种自己最能掌控的文体坚持练,时不时练习一下为某段话拟题。

14、早上用心读课文。

15、培养自己的想像能力。

16、多看新闻热点,多与同学讨论。

17、培养反向思路,在言之成理的范围内转换角度。

18、多看高考试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试卷。吃透一篇好的试卷比闷着头做二十套卷子还管用。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学习方法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