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色彩的对比技巧
时间:2024-01-05 08:10:49 栏目:互联网资讯
绘画色彩的对比技巧
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没有一个色彩是独立存在的、也没有哪一种颜色本身是好看的颜色或是不好看的颜色。色彩在美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下面就来了解下绘画色彩的对比技巧都有哪些吧!
绘画色彩的对比技巧绘画 色彩对比技巧1、色彩对比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绘画 色彩对比技巧2、色相对比
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
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上,我们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调成的,当他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以其他色彩比较也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色名对比。
绘画 色彩对比技巧3、明度对比
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绘画 色彩对比技巧4、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绘画 色彩对比技巧5、补色对比
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视觉的残像现象明显)。
绘画 色彩对比技巧6、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学习了绘画色彩的对比技巧,相信很多人会想知道要如何快速掌握这些技巧了吧?下面是学习啦我为你带来的轻松掌握色彩绘画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一下。
如何轻松掌握色彩绘画技巧1、 合理运用光线
在室内有稳定的光源,这种稳定只能停留在光照角度与投影的稳定,严格地讲,如一组静物画一天,从早到晚的光线强弱是不稳定的,另外室内光多是依靠天光,天的忽晴忽阴不但给明暗带来微妙的变化,色光也有冷一点,暖一点变化之分。这些在作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光照变化能引起色彩冷暖的变化。控制这种变化很简单,也就是当你在很短一段时间内把画面大的色彩关系布置到画面上去后,如果大关系准确,实际上画面的关系已成立,下面要做的准备是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和深入画面。;如光线变化不大,对静物的影响也不大,可以完全依靠这种关系画下去,一直完成画面。假设画面的颜色刚铺上一半,突然外面乌云密布,室内光线大变,这种情况最好是停下来,等光线有所恢复再画。
还有一种情况不可取,我看到有的同学为抢时间,白天没画完的写生,晚上还在静物旁边接着画。白天和晚上是两种不同的光源,试想一幅画怎能在两种光源下完成呢?这种做法既浪费时间,又毁了白天画的部分,实属得不偿失。
一般情况下,室内光线基本上相对稳定,只要我们从开始就有条理有顺序地布置好大的色彩关系,而不是从早到晚在画面大面积的地方改来改去,控制光色的变化并不难。
在室内天光下的静物色彩,基本上是呈现以下的物体色光变化:
高光:天光色;亮面:固有色加天光色;亮灰面:固有色。暗面:固有色加暗加环境色加少量亮面对比色;明暗交界线:物体色彩最暗处,既含亮面色,也含暗部色;
色彩的冷暖、明暗都充满了矛盾,应如何解决好矛盾之间的关系?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道理,我们作画也不例外。如物体的主次强弱、大小方圆,色彩的冷暖明暗等等,矛盾的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时又互相排斥、互相对立,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而我们作画就是利用这种矛盾规律,有意地在画面上制造矛盾,然后想办法解决矛盾。如:在我们开始布置画面色彩关系时,为了塑造画面物体的体积、空间、质感等,着色时便有意加强画面的明与暗、冷与暖、虚与实等矛盾冲突,故意使它们之间对立而排斥。然后,利用物体的明暗交界线,画面虚实衔接处,去找解决矛盾强烈冲突的“媒介”。如:明与暗的冲突,往往明暗交界线是矛盾冲突高峰,也是分水岭,以交界线为界向暗部逐渐变暗变灰至反光。交界线又逐渐向亮灰、亮过渡,这就便明与暗之间得到互相渗透和贯通。又如:冷与暖之间的色彩是对立的,就像水火互不相融一样,解决它们之间的色彩冲突,也是通过交界线向冷色与暖色渗透和贯通。假设一幅画亮面是冷色,而暗面是暖色。交界线的色彩应是一种亮暗两色综合的最重深色,并以交界线的综合性深色向暗面逐渐推暖,向亮面逐渐推冷。因而,交界线也是联结冷暖矛盾对立的折中线。另外,画面环境中色彩冷暖的冲突矛盾解决,一是靠交界线,二是靠色彩虚实的渐渐过渡和自然衔接而缓解。
由此可见,作画中只有敢于利用明暗、冷暖、虚实的互相矛盾,并从中寻找矛盾双方转化的同一性,才能创造出最美的色彩和谐,这也是作画中解决矛盾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法则。
2、有效提炼绘画 方法
不同的画家具体的着色方法是有区别的。这里介绍的是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方法步骤。水粉工具性能决定着色顺序大都是先画暗色,后画明色,要从整体到局部。画水粉的画板放置角度不能接近直立,因为直立时水色极易流淌破坏形体。画板的放置角度可以根据水分的需要变换角度,一般情况下保持三、四十度的状态为宜。我们都是用可右手执笔涂色,容易使涂过的颜色映入视野,得于照顾整体关系和色彩效果。当然,也不是那么绝对,涂完整体关系之后,就不受这些局限了。
以干画法为主的着色顺序是:
(1)、用HB或B的铅笔认真起稿,最好不用橡皮,擦磨纸面会影响着色的匀净。高光和明暗交界线都用铅笔轻轻画出,多余的铅笔线待画完干后再用橡皮擦掉。
(2)、涂第一遍色,预先分析一下大体的色彩关系,从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分析,找出层次,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开始着色。第一遍色不能得过淡,抓住总的色彩印象,画到实际色感受的五六成或七八成,有把握之后能一次画准更好。这一遍色除要留空之处外,基本铺满画面,物体的明暗不要平涂,利用湿接画大体变化。
(3)、第二遍色并非要求到处再加一遍色,应该保留第一遍色比较正确的部分。这一遍色用水适当减少,进一步塑造对象的体积关系与色彩关系,并力求准确。
(4)、深入刻画、调正完成。这一步主要是收拾、加强,把重要细节加上,用笔要果断,使之更深刻充分。最后检查一下,如有色彩不统一之处,可罩色修正。有错误之处洗一洗再作调正,即可收笔。
干画法的着色步骤比较好掌握,初学时不管画风景、静物或人物写生,先练习这种方法,便于打好根基。
湿画法为主的着色顺序较难掌握,可先选取简单的静物或风景进行练习。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因色与色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对比越强烈,色彩效果越鲜明,对感官刺激越大。红、黄、蓝三原色是最原始、最典型的色相对比。用冷暖来表示色彩的感觉和心理,主要源于人们的经验。“暖”色给人以热烈的气氛和温馨的感觉,“冷”色给人有凉爽和严肃的感觉。
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指黑、白、灰之间的关系,也是常说的素描关系。黑、白两极之间的色阶非常明确,容易分辨。依明度关系分画面有高调、中调、低调之分。明度对比是构成色彩中层次感、体积感、空间感、重量感的重要因素,从画面层次感、空间感受的角度理解,明度关系使前景亮、远景暗;受光近的亮、受光远的暗。从体积感和重量感理解,越深的色调越重,越亮的色调越轻;层次越丰富的色调,体积感受越强,层次越简单的色调体积感越弱。
冷暖对比:
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泛指蓝绿色系,暖色指红**系,然而冷暖对比不是绝对的,关键取决于它同更冷的还是更暖的色相来比较。冷暖对比在色彩运用当中极为重要,也是色彩的研究的关键所在。从色彩自身的功能来看,红、橙**使观者心跳加、血压升高,所以产生热的感觉。蓝、蓝绿、蓝紫色能使观者血压低、心跳慢,产生冷的感觉。色彩在冷暖感觉是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综合性因素决定的。
补色对比:
在色相对比中,色彩互相联系衬托、互相补充,所以也叫互补色。补色对比 的是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其它次之。所谓补色的对比是指看到任何一种特定颜色,眼睛都会同时产生对其补色的需要。如一张白纸单独看是白纸,话红纸上会感觉含绿、放在绿色纸上会感觉含红。补色对比搭配可构成互补色调,互补色相色调的色相感比对比色相色调效果要更强烈、更丰富、更完美、更有刺激性。互补色相色调能满足视觉色相的要求,取得视觉悟生理上的平衡,既互为对立又互为需要。互补色相如与明度、纯度相配合可构成审美价值很高的色彩效果。
同色对比:
同色对比是色彩美学的核心。没有同色对比就没有色彩的互补规律,也没有色彩的和谐。同色对比中因纯度的强弱不同而形成对比,属“同类色对比”的色调。在观察和区别这类色彩时必须进行比较,区别出其色相的细微差别,而且注意其明度和纯度。不然,容易画得色彩雷同。一般说,不同色性和色相距离大的容易区别,而同类色接近的区分较难,通过这类训练,可以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色度对比:
色度对比也称纯度对比,即强烈和暗淡色彩之间的对比。纯度较高的色彩以原色为最纯,加入相近的同类色彩也有较高的纯度。暗淡的色彩是加入了黑、白、灰或对比色使色彩减低了纯度。由不同色相、色性、明度、纯度等色彩组成的画面,它们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对比,形成画面的整体效果,一般较为常见。但此类对比,应该把一种色相作为主导色,把一种对比作为主要对比来统一全局,防止过于分散和杂乱。由于色彩和各种对比比较复杂,需要特别加强整体观念,从整个画面的大效果出发,有比较地表现出不同层次和主次关系。
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是大与小之间对比。便面积对比不能单纯从体量上进行比较,要注意色彩视觉效果的均衡问题,而均衡度又随色彩明度的变化而变化。面积对比实质上是一幅作品中所含的色彩数量的比例对比。画面色彩面积的分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强弱对比,调节面积的大小可以取得的色彩对比强弱、色彩的韵律节奏以及视觉上力的平衡。因此面积对比是具有结构性的,它是整个画面“明暗结构”和色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面积对比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构思构图时需要优先考虑。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