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互联网资讯/互联网资讯 订阅

中国绘画史上有哪些画派

时间:2024-01-05 07:17:01 栏目:互联网资讯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互联网资讯「中国绘画史上有哪些画派」,供互联网资讯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47840.html

中国绘画史上有哪些画派

  画家们之间,因风格相近,技法上的规律相似,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就产生出各种不同流派。有个人形成一种流派的,也有某些画家对生活态度,性格气质以及艺术兴趣和表现方法有共同情调形成流派的,亦有“艺术风格”相近或因地域关系形成流派的。各种不同流派,各具特色。在中国绘画史上分风格流派往往是将几位风格相近或同时代风格并不相近放在一起,如:“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扬州八怪”。

   画派的形成有二大因素,一则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成果,诸如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有一群人应运社会意识的交集点,而有共同的理想者;再则是画理画风的相近,甚而有师承的关系者,前者是自然的聚合,后者前较有人为因素。然而就画派的归类而言,二者之间亦有互动的关系,一般学者认为与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认定有关,既是自然形成的文化现象,也是生活的需要与风气。

   根据某个画家群所具有的共同的用笔、用色以及用墨的特点,后人将他们归结为各个流派,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以三任兄弟为代表的海派,和以高剑父、陈树人、现代以赵少昂、黎雄才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在西北以石鲁、赵望云为代表的长安画派。

  

  巴比松画派的领袖人物是西奥多·卢梭(Théodore Rousseau,1812-1867)和查理·法兰斯瓦·杜比尼(Charles Fran?ois Daubigny,1817-1878)。

  有些画家虽然也与他们交往,但绘画风格却不相同,如卡米耶·柯罗(Camille Corot,1796-1875),他的风景少一些真实却弥漫着光影;弗朗西斯·米勒(Fran-ois Millet,1814-1875)对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的兴趣远大于田园本身。

  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动于1830至1880年间,在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镇的法国风景画家,他们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流派,或者说是艺术家群体。他们是第一批直接对照自然写生的画家,而不是在画室中创作风景画。这种创作态度和他们的对于田园风光和人物的真实写照影响了印象主义的画风。

  “巴比松七君子”

  巴比松画派是活跃于法国19世纪30—40年代的风景画派。巴比松是位于巴黎南部的某个小村庄,在著名的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处。当时法国一些青年画家,主张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国农村风景。他们陆续来到巴比松一带作画,形成了画派。巴比松画派代表人物又被世人称为“巴比松七君子”,他们都因为巴比松这个小地方而出名。

  巴比松画派代表人物有以下几位,西奥多·卢梭:画风沉郁浑穆,尤善描绘树木的性格和森林沼泽的深邃。让·巴比斯特·卡米耶·柯罗:擅长风景画和人物肖像。查里·法兰斯瓦·杜比尼:以描绘法国自然风光和田园乡村生活为主,善长对自然光影的描绘。康斯坦·特罗雍:在风景画上的自然景色的语言比较含蓄,多画具体的、真实的农村生活一角,长用逆光表现林中归来的牧群。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互联网资讯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