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是什么
时间:2024-01-05 05:42:01 栏目:互联网资讯风景(Landscape)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由光对物的反
映所显露出来的一种景象。犹言风光或景物、景色等,涵意至为广泛。在中国古书上,尤其纯文艺作品的诗文方面,更是延用已久,甚至写景多于言情,几乎和旅游打成了一片。像《晋书》便有这么一段:“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伯仁)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李白也有:“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士就与功名疏”之句。其他如太白、摩诘、崔颢、杜子美、乐天、杜牧、苏轼、张继,和更早(南北朝)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等,都是爱好风景的旅游专家。至于风景的特质,和因人得名的名胜略有不同。
根据景观学派李希特芬(Richthofen)、骚尔(G. O. Sauer)的主张,都以地形景观(Morphology of Landscape)为实地观察的对象,也注重人类活动(包括心理感受)与周围景物的关系。风景实质,变化无穷,即使每一大小不同地区,亦各有其特点,即形象与色彩之迥异。其基本原因,则由于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气象的变迁,生态的频繁,位置的偏差,以及人为等因素所造成。
所谓风景(Scenery),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景物、景感和条件则是构成风景的三类基本要素。
景物是风景构成的客观因素、基本素材,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包括山、水、植物、动物、空气、光、建筑以及其他诸如雕塑碑刻、胜迹遗址等有效的风景素材。景感是风景构成的活跃因素、主观反映,是人对景物的体察、鉴别和感受能力。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联想、心理等等。条件是风景构成的制约因素、原因手段,是赏景主体与风景客体所构成的特殊关系。包括了个人、时间、地点、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各种条件等。
说文解字
风与景
甲骨文中,用“凤”为“风”。甲骨文“凤”像头上有冠之鸟。谷衍奎推测,古人造字时,因为“风”无形,又因“凤飞众鸟随从而生风”,故以“凤”为“风”。小篆将“凤”分化为2 个字,一个“从虫凡声”,为“风”;一个“从鸟凡声”,为“鳯”。在简体字中,这2个字分别写作“风”和“凤”。“风”的本义是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
《说文解字》:“风,八风也。东方日明庶风,东南日清明风,南方日景风,西南日凉风,西方日阊阖风,西北日不周风,北方日广莫风,东北日融风。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匕。”“风”的含义从自然现象引申为文化现象,与《诗》大有关联。钱钟书认为:“‘风’之一字而于《诗》之渊源体用包举囊括……”“‘风’字可双关风谣与风教两义。”钱氏认为,“风”为“诗”之体,在于土风和风谣,此处的“风”是“土地风俗”的含义;“风”为“诗”之用,在于风谏和风教,这里的“风”有“教化”的含义。土风和风谣中的“风”已经具有很浓厚的地方文化指向;诗的教化功能则是通过“风”对情感的艺术表达而实现的。即《毛诗正义序》中所说的“发诸情性,谐於律吕”的“畅怀纾愤”之表达。至此,“风”的含义不仅已经完成从自然向文化的引申,同时还被赋予浓厚的感情色彩。甲骨文中没有“景”字。金文和篆书中均有其字形。是会意兼形声字。
《说文解字》:景,光也。从日京声。“景”没有对应的简化字。“景”的本义是日光。后逐渐引申有景色、景致的含义。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独立文字,“风”在甲骨文一期已出现,时间是在公元前1195 年。“景”在甲骨文中未发现。其字形出现于金文和篆书之中,结合其在《十三经》中出现的时间,可以推断“景”的出现比“风”要晚。“风”与“景”本义都是一种自然现象。“风”为空气流动,“景”为日光。有意思的是,“风”还有另外一个古字体,像风起遮日一样,斜划表示风的动态。随着文字含义的演变,“风”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人”的因素——在个体为情感,在群体为文化;而“景”却始终承担了人的相对物——环境的含义”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人”的因素——在个体为情感,在群体为文化;而“景”却始终承担了人的相对物——环境的含义。
起源含义
在“风”字出现约1 600 年之后,作为单一词组的“风景”终于出现了,时间大约在400 年前后,即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年。上述推断建立在对《四部丛刊》的全面检索,并对《四库全书》进行校核的基础之上。检索中发现:
1)中国书面文字“风景”最早出现在陶渊明(约365—427)诗歌《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中。
2)南朝宋诗人鲍照(415—470)的诗歌《绍古辞七首之七》中,也出现了“风景”一词。
3)南朝宋刘义庆(403—约443)的《世说新语》中也出现了“风景”一词。
陶氏的诗“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依然用的是“风”和“景”的本义,即“空气和光线”;鲍氏的诗“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个体情感因素突出;刘氏文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却是指个体对环境的视觉体验。“风景”一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绝非偶然。其思想背景是
魏晋玄学的发展,社会背景是士族的兴起,经济背景是庄园经济的巩固和推广。“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即鲁迅所说为艺术而艺术)”,是这一时代的2 个特征。“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检索《四部丛刊》,自东晋至清,“风景”一词共出现698 次,剔除通假“风影”的24 次,以及作为2 个词出现的39 次,“风景”一词实际出现653 次。从“经史子集”分类上看,“风景”一词出现在“集”中的频率最大,约为97.00%;从文字载体上看,“风景”一词出现在“诗”中的频率最大,约为66.51%;从朝代上看,“风景”一词出现在“清朝”中的频率最大,约为27.49%,其次为唐代,约为23.07%;从字义上看,“风景”一词指代风光景物的最多,约占97.50%。
风景美用什么形容词
风景用英语说是scenery.
一、发音英:[/?si?n?ri/];美:[/?si?n?ri/]
二、中文翻译n. 风景;景色;舞台布景
三、词义辨析scene,scenery,sight和view都有"场景、景点"的意思, 主要区别是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scene多指某一特定或具体场面所表示的"景色"、"场景"等,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可以是城市的也可以是乡村的、可以是活动的也可以是静态的等。view主要指从某处看到的东西或景象,有时也指"风景",尤指自然美景(fine?natural?scenery)。sight则既可以指场景、眼前看到的景观,又可以指名胜、风景,但表示后者的含义时,习惯上要用复数。scenery是表示"风景"的集合名词(不可数),主要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总体"景色"或自然"风景",并侧重从"美"的角度加以考虑。
四、短语搭配beautiful scenery 美丽的风景
natural scenery 自然风景
scenic spot 风景名胜区
change of scenery 换个环境
admire the scenery 欣赏风景
五、双语例句1. The scenery here is very beautiful.
这里的风景非常美丽。
2. I took many photos of the stunning scenery.
我拍了很多令人惊叹的风景照片。
3. We enjoyed the natural scenery during our hike.
我们在徒步旅行中欣赏了自然风景。
4. He painted the scenery of his hometown.
他画了他家乡的风景。
5. They stopped to admire the scenery.
他们停下来欣赏风景。
6. A change of scenery can be refreshing.
换个环境可以使人精神焕发。
六、用法1. "Scenery" 是一个名词,主要用于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如山、水、植被等。例如:The scenery in the countryside is breathtaking. (乡村的风景令人赞叹。)
2. "Scenery" 也可以用于舞台设计的语境中,指舞台布景。例如:The scenery for the play was very elaborate. (这个剧的舞台布景非常精致。)
3. "Scenery" 可以与 "beautiful", "natural", "stunning" 等形容词搭配,形容风景的美丽、自然或惊艳。例如:The beautiful scenery attracted many tourists to the area. (美丽的风景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到这个地区。)
4. "Scenery" 的复数形式也是 "scenery",用来指代一般的风景或多处风景,不能用来指单一的景象。例如:The sceneries in this country are diverse. (这个国家的风景各异。) (注意:此句在某些英语使用环境中可能被认为不规范,因为 "scenery" 常常被看作是不可数名词。)
5. "Change of scenery" 是一个常见的短语,意为“换个环境”,通常指换个生活或工作的环境。例如:After working in the city for a few years, I think I need a change of scenery. (在城市工作了几年之后,我觉得我需要换个环境。)
这句话用来调侃自身,形容风景绝美,但自身语言匮乏,无法用好词好句形容。
描写风景优美的好诗举例: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翻译:清丽色彩与动听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把幽草和黄莺并提,却用“独怜”的字眼,表达了安贫乐道,不随势俯仰的胸襟。
2、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翻译:连用了四个动词“开”、“啼”、“长”、“飞”,又用“青”、“黄”、“红”、“白”调出了五彩缤纷的颜色,生动地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妙图景。诗的后两句从人们尽兴而归的角度着眼,产生了更好的艺术效果。
3、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翻译:前两句用花开花落展现出一幅变化迅速的画面,给人一种动态之美。第三句笔锋一转,把季节的自然流转交给蜂蝶来诠释,用“纷纷过墙去”的连续动作把静态的诗也写活了。末句用娇嗔、怀疑的语气暗示了诗人的惜春爱春之情。
扩展资料:
形容风景美的优美句子
1、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2、太阳的周围最红,红得那样迷人。红色向四下蔓延着,蔓延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渐淡下去,直到变成了灰白色。
3、哦!春雨呀,原来跟着春姑娘一起来到大地,使大地生机勃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灵巧的手,拔动着人们的心弦,拔动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4、新春的太阳还不十分暖,可是一片晴光增加了大家心中的与身上的热力。
5、这繁华的深圳非常特别,它的冬天是温暖的,这里一年四季如春,冬天也带有一丝丝的温暖,当我们出去散步时,会看见树木绿绿葱葱,而其他城市的树木已经光秃秃的了。这的冬天连一片雪也没有,这是意想不到的呀。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