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资讯/ > 互联网资讯/互联网资讯 订阅

英德喀斯特地貌形成和特点的典型地区(如某些旅游景点)

时间:2024-01-05 03:52:40 栏目:互联网资讯
【导读】:4304目录(https://www.4304.cn)在线提供,互联网资讯「英德喀斯特地貌形成和特点的典型地区(如某些旅游景点)」,供互联网资讯爱好者免费阅读。本文地址:https://www.4304.cn/news/235110.html

英德喀斯特地貌形成和特点的典型地区(如某些旅游景点)

  英德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地貌。这种地貌形态上地表常见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以及地下发育的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

  

  “宝晶宫”的自然现状

  “宝晶宫”风景名胜区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英德市西南7.2公里处的燕子岩山脉中,占地3.8平方公里,由宝晶宫溶洞,碧落湖,碧落洞和狮子山,奇石长廊等景区组成。

  “宝晶宫”溶洞面积2万多平方米,踞广东溶洞之最,以其“雄”“奇”“壮”,更具“岭南第一洞天”的美誉。洞内有100多个石景形态逼真,惟妙惟肖,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宝晶宫”是一个经历了2亿多年地壳变化而成的大溶洞。洞内重叠共有四层,相叠呈金字塔状,下洞中主洞,最底洞为冲积层,洞穴低矮,还有积水,不利于通行,故仍未开放游览。巳开放供游览的三层,总面积约16500平方米,游程约1.5公里,是广东省已开放的“宝晶宫”口古树浓荫溶洞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洞内高大宽阔,雄伟壮观,石笋、石柱林立,石花、石幔千姿百态,石钟乳玲珑剔透,绚丽多姿,有的象花鸟虫鱼,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像神仙佛祖,有的像天池飞瀑。整个洞穴如宫殿般,故被称为“宝晶宫”。

  未入“宫”门,“宫”外景色已让人驻足:三面环山,平静如镜的碧落湖倒映着山色,几座青翠的孤山错落湖滨,九曲木桥连接湖心亭台,泛舟湖中,美景天成。而燕子岩的石崖上,是著名的书画大师关山月所题的“宝晶宫”三大鲜红的石刻大字,气势磅礴。

  溶洞是大型的地下管道,多沿层面裂隙、断层或其他构造裂隙发育,它常是水平循环带的产物,是地下暗河的水平通道。溶洞也往往沿着与其相近的各种裂隙伸延,以所溶洞的平面和纵剖面形态都是十分曲折的,在裂隙交会的地段常形成巨大的“大厅”。“宝晶宫”第一层的大厅非常大型,地面以水相衬,在灯光的映照下颇具气势。

  最具特色的是一处“暖洞”,它是由整个宫内的暖空气自然上升到这个顶端位而形成的,洞穴温度随洞穴的高程和纬度而变化,高程和纬度愈高,洞穴温度愈低。洞穴温度还因洞穴形态和洞口数目而异:由洞口向下倾斜的单洞口洞穴,冬季时冷空气下沉洞底,夏季洞外热而轻的暖空气难以进入洞内,故这种洞穴的温度要比周围低,称为冷洞;由洞口向上倾斜升起的单洞口洞穴,暖空气保留在洞穴的上部,难以流动,温度比周围要高些,称为暖洞(如图)。“暖洞”内气温高出几度,能明显感觉出来,让人称奇。

  

  宝晶宫地貌的形成

  宝晶宫属于英的典型的一种溶洞地貌,洞内的主要景观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喀斯特发育的条件

   喀斯特发育的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

  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化学成分与岩石结构,而岩石的结构与溶解度有密切关系。对于结晶的岩石,晶粒越小,溶解度也越大。

  岩石的透水性对岩石的溶蚀速度和地下岩溶的发育有着重大影响。透水性不良的岩石,溶蚀作用只限于岩石表面,很难深入岩石内部;透水性好的岩石,地表和地下溶蚀都很强,地貌发育也好。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大小和多少。一般石灰岩的原生孔隙度都很小<3%,透水性较弱;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受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裂隙所控制。总之,岩石构造越破碎、岩石纯度越高、岩层越厚,则透水性就越好。

  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的化学成分、温度、气压等方面。水中酸的含量越高,溶蚀力也越强;酸的来源主要由大气中的CO2溶入水中而成。温度越高,溶蚀力越强;虽然水中CO2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但水的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气压越高,溶蚀力越强;水中CO2的含量与气压成正比。气候越湿热,水的溶蚀力就越强,喀斯特发育就越快。

  经常流动的水体,能大大提高水的溶蚀力。流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水流量大、水循环快,加上气温高及生物作用强,岩溶发育最快。如亚热带广西碳酸盐岩溶蚀量为0.12~0.3mm/a,是暖温带的河北(溶蚀量为 0.02~0.03mm/a)的5~9倍。

  综上所述,宝晶宫位于亚热带地区的石灰岩地区,岩石的可溶性较大,透水性较好,而且该地气温较高,降水强度较大,因此,不管从岩性上、气候上看该区都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

  溶洞中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从上往下生长的称为石钟乳。由于地壳不断运动,海水退去,出现了绵延不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这些露出来的石山,长期受雨水风霜冲刷,顶部变成刀山剑石状了。石峰底座,由于地史时期地下水的长期溶蚀,河水的长期冲击,渐渐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继续被溶蚀扩大,而溶于水中的石灰岩溶液,从洞顶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进二氧化碳进一步扩散,同时溶液受蒸发作用,形成饱和,剩余的碳酸氢钙沉淀,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石钟乳的形成,同石笋形成的过程是一样的,当洞顶上的水滴落下来时,石灰质也在地面上沉积起来,就这样石笋对着钟乳石向上长起来。那些顶天立地的“灵芝柱”,就是石笋和石钟乳对接起来之后形成的。据说,石笋和石钟乳,每百年才长高一厘米,长一米,就是一万年了。当石钟乳和石笋逐渐长大连成一体时,便是一根石柱。

  

  中国喀斯特的主要景观区分布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并且我国喀斯特地貌类型性多样,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分布:

  广东

  肇庆七星岩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形如北斗七星,山前星湖潋滟,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各种奇特的溶洞堆积地貌。

  广西

  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云南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

   贵州

  贵州省有兴义尼函石林、修文石林等石林区;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为瀑布华地貌;本地溶洞地貌较多,主要有黄果树瀑布附近龙宫洞,贵阳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镇远的青龙洞,龙山的仙人洞,贵州的织金洞,黔灵山麒麟洞。

  四川

  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湖南

  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都是奇特洞溶洞景观,各种堆积地貌罗列其中,如神仙府洞,奥妙无穷。

  江西

  鄱阳湖口石钟山景区绝壁临江洞穴遍布;彭泽龙宫洞长2000米,洞内可泛舟观景,堪称“地下艺术宫殿”。

  浙江

  瑶琳仙境,位于桐庐县,是浙江省规模恢弘、景观壮丽的岩溶洞穴旅游胜地,也是浙江迤今发现的最大洞穴;洞长1000米,共有6个洞天,以“雄、奇、丽、深”闻名于世。

  江苏

  宜兴石灰岩溶洞有“洞天世界”的美称,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又称“三奇”,洞壑深邃,多奇石异柱,泛舟其中如入海底龙宫。

  吉林

  同化鸭园溶洞,有四个大厅,洞内满布石柱、石笋、石钟乳、石瀑、石帘、石莲花、石幔等堆积景观,并且深处有溶岩潭,深不可测,无法前往。

   陕西

  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境内,也分布有大量溶洞等喀斯特景观。

  这些地方既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又可以进行科研考察,是旅游观光的明珠,是科学研究的宝库。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

上一篇:武汉有哪些旅游景点? 下一篇:

互联网资讯推荐

本网站所有的文章都转载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转载是处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参考使用或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转载文章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话和邮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