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旅游景点]()
宁化县旅游景点推荐:宁化客家祖地、泉上土堡战斗遗址、天鹅洞群等。
1、宁化客家祖地
福建三明市宁化县客家祖地是客家人的总家庙、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和朝圣中心。1992年在以姚美良等为代表的海内外客家后裔的提议和县政府的重视下,动工兴建客家公祠。
2、泉上土堡战斗遗址
泉上土堡战斗遗址位于宁化县泉上镇罗李村土堡自然村李氏城堡。1933年7月1日,以红3军团(暂缺第6师)和红19师组成的红军东方军从江西乐安、广昌等地分两路挥师挺进宁化,于7月5日在宁化以西地区完成战略集结。
3、天鹅洞群
天鹅洞群位于宁化县城东28公里处天鹅洞群风景区以喀斯特地貌岩溶奇观为最,含天鹅洞、神风洞、石屏洞、水晶洞、山涧一线天等6个风貌各异的溶洞,是福建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密的溶洞群,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宁化县的地形地貌介绍:
1、地势
宁化全境四周高中间低,地势总体倾向自西向东倾斜,由于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境内地壳形成“多”字形的复杂地貌。武夷山南段蜿蜒县境西部,山峦连绵起伏,鸡公岽、木马山、雪峰山、牙梳山、金华山等海拔1300米以上高山形成西部边界高耸山带,并且自北至南分出三条横向支脉,把境内分隔成五个不同的地带性地貌。
2、地貌类型
北部安远河谷盆地:西有金华山、雪峰山、牙梳山、牛牯岽;北有四方山;南有福建嶂;东有张天口、莲花山、马鞍山,形成独立的河谷盆地。河流自成体系,汇流出境,盆地内营上东西向断层形成的河谷走廊成为宁化北部与江西的通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客家祖地
三明宁化过重阳节的习俗
宁化于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建镇,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置县。宁化县城区位于福建省西部,宁化也是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宁化素有"客家祖地"和"客家摇篮"之称。宁化户籍人口35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7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清宁话,宁化县人民政府驻翠江镇,也是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个原中央苏区重点县。
宁化是三明地区最大的一个县城之一,现在宁化发展的外地人口也越来越多。而在外地的宁化人也有十多万,据统计宁化人在厦门就有4万人以上,2005年统计宁化在泉州有3万多人,全国各地也分布着众多宁化人。带着客家人的传统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而客家精神,闪光在多少客家子弟的心间,宁化人由此产生了老乡会。由全国各老乡会组织,在厦门成立了在宁化人网(nhr0598.cn),网站核心主要与宁化建设同发展,全面的介绍了宁化人的风土人情及新闻动态,让在外乡及本土宁化人提供同交流、同发展。
长征从这里出发——宁化(宁化为长征四个起点县之一),在中国的版图并不显眼,但只要一提起毛泽东的《如梦令 无旦》的光辉词章:“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宁化是中国红色历史上响当当的地方啊 。红色革命年代总人口13万多人的宁化就有1万3千多人参加红军,长征途中,6000多名宁化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尤其是在最惨烈的湘江战役中,由宁化独立第七师改编的红五军团34师将士,为掩护中央主力军突出重围,与数十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绝大部分壮烈捐躯。
在中央红军长征前最为艰难的岁月里,宁化苏区人民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80%%的适龄青年加入赤卫队、少先队,成千上万的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建工事、筑堡垒,运输物资和伤病员,突击筹集货币15万元,银元10万元,布、草鞋1万多双,军衣1000多套送往前线,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长征结束后,到达陕北的幸存者仅58人。解放后仅存26人,赢得了苏区"乌克兰"的赞誉。
现今,宁化老区的人民理智地认识到自己在经济、技术乃至思想观念上的暂时落后,他们企盼中央给予宁化享受国家中部地区待遇,渴望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加大投入,增强这块红土地的“造血功能”,让宁化早日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宁化特产:老鼠干、客家黑笋干、豆腐皮、辣椒干、薏仁米、红磨菇、宁化魔芋、延祥茶、山茶油、客家酒娘等农副土特产品,其中老鼠干、牛角椒列为"闽西八大干"。
宁化特色小吃(包外省):宁化烧卖、松圆子、煎圆、仙草、兜汤、牛肉汤、宁化牛肉丸、炒田螺、宁化粉干、擂茶、煎包子等。
宁化风景区:宁化天鹅洞、客家祖地、祖山-东华山、牙梳山、水茜岩石寨等。
宁化人民在努力着,也在企盼着!
注:宁化老乡群福建总群41358238;全国各地学生超级群:48833153(可容500人)。
重阳节的习俗: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人们认为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的习俗:登高。重阳登高是广州人的一种习俗。古人认为,二阳相重,是大吉大利之日,重阳登高则可图个吉利因此在广州,重阳节是一年中的一个大节日